教育类管理论文6900字_教育类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0-11-28 13:10

  导读:教育类管理论文6900字应该如何写作?对于现在很多学者来说,基本上都是会需要撰写论文的,有的是为了毕业,有的是为了能够在职场当中会的晋升机会,所以撰写论文就不可或缺了,本论文分类为教育管理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教育类管理论文69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教育类管理论文6900字(一):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通过考察2007~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教育管理与政策类项目中一些典型因素对基金立项的异质性影响,并剖析获批项目的关键词的主要特点,结果发现: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获批项目数占绝对优势;从项目获批的概率看,北京或上海的依托单位比其他地区略占优势,重点大学、研究选题聚焦于高等教育的项目优势明显;获批项目的关键词集中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政策、人力资本等,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时间序列分析等,而获取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微观调查数据库等。这些结果可以为高校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者确定研究选题以及申报基金项目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校科研;教育管理与政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选题;项目申请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9)06-0067-07


  收稿日期:2019-08-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模型及其应用研究”(71704050);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及其优化路径选择研究”(2018JJ3084);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16YJC880117);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策略研究”(XJK016BGD010)。


  作者简介:朱恬恬(1982-),女,湖南浏阳人,管理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资源配置研究;长沙,410082。


  一、问题的提出


  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支持高校开展基础研究和学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基础引领作用,也是衡量一所大学能否成为“双一流”大学、一位研究人员能否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关键指标之一[2]。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很低(例如管理科学部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的资助率不到20%),这使得基金项目成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努力争取但又相当稀缺的教育资源。


  教育是国之大计。为了支持我国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教育领域的基础研究不可或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下设置了“教育管理与政策”资助领域(学科代码为G0407),专门资助教育管理与政策领域的自然科学问题研究,资助范围包括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目前已成为教育经济、教育管理、教育政策设计等研究方向的重要资助来源,获批项目成为了高校教育研究者职称晋升、聘期考核的重要指标。深入剖析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布特征以及选题的研究焦点,有利于广大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把握教育管理與政策研究的前沿和重点,厘清教育管理创新研究的主要脉络和方法,以及更好地准备申报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高命中率。


  近些年,已有不少文献从多个层面剖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布特征,例如地区分布、资助类型、学科领域、学部分布等。但是,它们主要是统计数据的频数分布,缺乏可靠的、深入的统计检验分析,而且往往聚焦于某一个角度,研究宽度和深度都有待完善。更重要的是,现有文献尚未关注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规律,忽视了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迫切需求。


  为此,本文搜集整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7年开始资助教育管理与政策类项目以来直至2018年资助的所有项目,包括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在此基础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从项目异质性角度系统考察了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依托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差异性,尤其考察了项目选题聚焦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某个特定学段等是否更容易获得资助。同时,整理了2007年以来所有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关键词,并借助交互式网络可视化和分析工具NodeXL软件进一步剖析了教育管理与政策类项目研究议题的主要规律,旨在为高校相关研究人员未来申请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高校和广大教师自身发展都至关重要,而立项数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尺,近些年已有部分文献聚焦于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的分布特征,研究的视角包括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某些学部、学科、领域、类型或者特定地区的基金项目等,对于科研工作者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方向,确定研究选题,凝练科学问题都提供了重要帮助。例如,吴卫红等对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依托单位从省域、学部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3];卓翔芝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了安徽省省属高校2007~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分年度、分学部的情况[2]。


  较多文献从某些学科或领域角度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布特征开展了系统分析。例如,李兴峰和罗晶分析了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的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指出了新时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导向[4];侯素娟等统计了“计算机图像与视频处理”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关键词,从关键词标引量、关键词词频等方面开展了详细分析,探讨了它们对资助率的影响,并基于热频关键词的变化,分析了2014~2018年该领域研究热点的变化趋势[5];殷玉琨等分析了2014~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肿瘤”领域面上、青年、地区项目的资助情况[6];田文灿等对1999~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在“纳米”领域的资助项目开展了多维度分析,揭示了获批项目的领域、地区和机构分布情况[7]。


  另外,部分文献聚焦于某些类型的项目,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例如,蒋颖等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地区分布状况,发现各地的项目数量、资助力度都不均衡,其中,科研实力强的地区获得资助的机会较大,反之较小[8];王海龙和王敏昱统计了1999~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的资助状况,并分析了地区基金项目对整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地区分布差异的影响,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地区差异较大,而地区基金项目对于平衡这种地区分布差异发挥了积极作用[9]。


  诚然,上述文献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为本文探索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分布特征及主要规律提供了重要启示。但是也应该看到,迄今为止,现有文献尚未关注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分布特征,尤其是这类项目在依托单位所在地区、依托单位类型、项目选题等方面的异质性,而实际上它们可能是项目能否命中的关键影响因素,特别是,获批项目的选题及其主要规律可以为申请者提供重要借鉴。


  三、数据与方法


  我们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的数据库①搜集整理了2007~2018年獲得资助的教育管理与政策学科代码下的所有项目信息,发现在此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资助教育管理与政策类项目164项(如图1所示),其中,重点项目4项、面上项目91项、青年项目69项,获批金额6155万元(按当年价格合计);同时,立项数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1项持续增长到2018年的21项,年均增长率32%。另外,我们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服务网②搜集整理了2007年以来所有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关键词。


  实际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否获得资助,受到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为了综合考察各种主要因素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影响,揭示基金项目的分布特征,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10],对基金项目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异质性进行了统计分析。该检验通过构建T统计量,采用T分布理论推论两组样本产生差异的概率,从而比较两组样本的平均数的差异是否显著。独立样本T检验的原假设是两组样本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结果拒绝原假设,则可以认为双方差异显著,换言之,该因素对基金项目能否获批影响显著。


  四、实证研究结果


  (一)项目整体分布


  我们统计了获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所有依托单位及其项目数,得到立项最多的9个高校(如图2所示),其他高校立项数都在3个(含)以下。可见,这9个高校在2007~2018年期间一共获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项,占所批项目总数的43.3%。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获批项目数位居前两位,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获批2项重点项目,即“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管理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科研优势。


  (二)项目异质性特征分析


  我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从项目依托单位、项目研究内容等角度,综合考察2007~2018年期间一些典型因素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异质性影响,得到主要结果如表1所示。结合均值差异和显著性概率,主要发现如下:


  1.北京或上海的依托单位更有利于获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体而言,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北京或上海的科研院所获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可能性略大于其他地区的依托单位;进一步统计表明,与上海相比,北京的依托单位获批项目的可能性显著要高(T统计量值7.29,显著性概率0.0000)。可见,基金项目的地区不平衡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济社会发达、高校云集、人才汇聚的地区更有利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基本上验证了文献[8]的研究结果。


  2.师范类院校获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不占优,反而命中率显著低于非师范类科研院所。这与人们的直觉并不一致,但不无道理。实际上,师范类院校很大一部分教育管理领域的科研力量集中于申报国家教育规划课题,从而分散了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力量。相反,一些综合性高校或理工科高校长期以来更加注重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果使得获批项目数未必比师范类高校差。


  3.重点大学获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重点大学在师资队伍、研究团队、研究水平、研究氛围、科研平台、国际合作资源、项目申报组织水平等方面都比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具有明显优势,更有利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另外,重点大学对教师科研的考核压力比其他高校更大,这也是促使学校教师更多地投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重要原因。


  4.聚焦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项目明显多于其他项目。这说明获批的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多地倾向于高等教育研究,这与高等教育近些年快速发展、引人关注,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密不可分。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本科院校已经达到1245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833万人。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即将由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11]。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转移的源泉[1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引领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而高等教育研究也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得到了国家重点资助,高等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呈现整体增长趋势[13]。


  5.聚焦于基础教育研究的项目明显少于其他项目。这说明相关专家专门关注基础教育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足够的基础教育研究队伍。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高校中,很多高校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所,但很少下设专门的基础教育研究机构。另一方面,缺乏基础教育统计数据。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统计数据,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基础教育统计体系尚不健全,相关数据要么滞后严重,要么没有统计,由此增加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困难,严重影响了相关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实际上,这是我们教育发展中的短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想变成人才大国,支撑民族复兴,国家不能忽视而应该重点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这是中国迎接未来竞争的关键基础。


  6.不聚焦于某个特定学段的项目明显少于特定学段研究的项目。这说明为了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概率,研究者最好聚焦于某个学段,开展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而没必要从宏观角度讨论整个教育体系的科学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教育功能呈现多元化特征,教育体系也不断分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的内涵不断丰富,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涌现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求研究目标要集中,研究内容要具体深入,因此聚焦于某个学段可能更有利于阐述研究设计。


  此外,为了考察近些年上述因素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差异性的变化趋势,同时考虑到过去五年获批基金项目较过去要多,我们进一步比较了2014~2018年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北京或上海地区、师范院校、重点大学、高等教育选题、基础教育选题、非特定学段选题的项目占比(如图3所示)。结果发现,在各种因素对应的项目占比中,北京或上海地区的优势具有不确定性,项目占比在50%附近变化;高等教育选题的项目占比具有下降趋势,而基础教育选题的项目占比不断走高;其他因素对应的项目占比高低态势稳定,例如,重点大学的项目占比稳居优势,非特定学段的项目占比和师范类院校的项目占比均久居劣势。


  (三)项目关键词分析结果


  我们整理了2007~2018年获批的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借助NodeXL软件[14]刻画出项目关键词及其关系网络(如图4所示)。结果显示:


  1.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政策、人力资本、教育公平、研究型大学、科研生产力等是研究内容方面的主要关键词,而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等是研究方法方面的主要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发现,获批项目经常采用问卷调查、微观统计数据库(如国家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数据、引文数据库)等渠道获取数据,而在研究过程中,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DSGE模型、微观博弈模型、时间序列模型、投入产出技术、GIS空间分析方法等跨学科的理论方法也得到了广泛使用。从中也可以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育规划课题在研究选题、研究数据、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某些共同点但差异性也很明显,值得引起重视。


  2.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个方向具有明显的研究议题和研究范围。我们深入调研了项目的摘要,发现聚焦于高等教育學段的项目,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认证制度、高校资助政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高校资源配置机制和绩效评估、团队建设机制、大学生就业等;而聚焦于基础教育学段的项目,研究议题主要包括高考制度改革、农民工子弟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财政、课外补习问题等。实际上,这些研究议题反映了一段时期国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向和教育政策设计的核心诉求,值得教育管理研究人员密切关注。


  3.以创业教育、协同创新、“双一流”建设等最近几年出现的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名词为关键词的项目更容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而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教育投资、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文化管理、学校组织管理等教育经济、教育管理与政策领域的传统议题获得资助较少。


  五、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7~2018年资助的教育管理与政策类项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异质性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并深入剖析了获批项目的关键词的特征,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从项目总数看,样本区间内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获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在所有依托单位中位居前两位,并占据绝对优势,反映出这两所高校在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领域的突出实力,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还承担了该领域较为稀缺的重点项目。


  其次,从各种因素对获批项目的异质性影响看,北京或上海的依托单位获批教育管理与政策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可能性略大于其他地区的依托单位;师范类院校获批项目的可能性显著低于非师范类院所;重点大学获批项目的概率显著高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聚焦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项目明显多于其他项目,而聚焦于基础教育研究的项目明显少于其他项目。此外,不聚焦于某个特定学段的项目明显少于特定学段研究的项目。


  最后,获批项目的关键词集中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教育政策、人力资本、教育公平、研究型大学、科研生产力等,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动力学、微观博弈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跨学科理论方法,而获取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微观统计数据库等。


  上述调研结论对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人员确定选题方向、遴选研究方法,以及提高基金项目命中率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教育类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时代下的经济管理类学科教育研讨式教学研究


  摘要:自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业已成为诸多高校教师教学研究遵循的核心思想。对管理类学科的教育工作孝而言,也应深入贯彻新时代教育理念,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将理论学习同社会实践二孝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经管类学科的教学方法、考评体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经济管理类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3-0442-01


  一、引言


  教育是推動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为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精神,真正实现地立德树人,促进四个回归,建设一流高校教育模式体系,经济管理类学科教学应结合新时代背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融入课堂改革,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回归常识,在课堂中深化理论,吃透知识;教师回归本分,认清自身岗位职责,潜心教育事业;回归初心,明确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培养学习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回归梦想,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倾力实现教育报国的中国梦。


  二、研讨式教学的内涵与目标


  研讨式教学是一种综合型的教学方法,起源于欧洲德国,是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发散性思维、提升学习自主性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模式。


  (一)内涵


  研讨式教学可以使素质教育同创新教育有机融合,强调教学应当以过程为导向,此种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找到适宜的方法,其具体内涵如下:


  1.讨论、教学、研究三位一体。


  2.充分使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致力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与发散思维的培养。


  3.可实现教程结构的优化,将教学同研究结合,保证了师生间互动的实现。


  4.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均衡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经管类学科研讨式教学改革目标


  1.培养实践型高质量人才。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和新挑战,培养实践型高质量人才,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最终目标,教师应当放弃传统的以自我为重心的教学理念,尤其是理论知识、概念术语较多的经管类学科的教学中,应避免自说白话,使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中教师应以社会实时经管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自主对问题进行剖析,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得以提升。


  2.实现教学全面创新。教师在从传统教学法向研讨式教学法的转变过程中,要以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立足点。教师必须有选择性地放弃和改进现有教学手段,摒弃填鸭式的流水线教学,找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最佳途径,重点关注行业前沿信息和经管类理论知识的更迭,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研讨课题、实际案例,设置教学专题和模块,进而形成完善且系统的研讨式教学体系。


  3.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全面提高经管类学科课程的教学水平是研讨式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基点,高校要注重建设现代化的教师团队,培养符合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拥有扎实知识储备的同时,也应丰富自身实务经验,满足经管类课程的教学需求。只有教师具备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时,才能成为研讨式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才能游刃有余地引入多种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三、研讨式教学在经管类学科课堂中应用的困境


  (一)教师准备不充分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开展研讨式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师不可过多干预课堂中的研究讨论,而是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期准备中,经管学科教师在应用中存在诸多疑问,例如,如何在理论探讨时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许多教师本着改变革新教学方式的目的,选用了研讨式教学,但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程序却并未深究。此外,由于管理类学科,存在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没有可供参详的蓝本和详细的理论指导,在运用中存在盲目性、自发性。


  (二)学生参与积极性弱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缺少参与意识和充足的心理准备。自小学至中学,学生接受的是传统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被动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已经形成。在转变为研讨式教学之初,大多数学生难以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倾向于向教师寻求指导帮助,依赖心理强,缺乏自主解决分析问题的意识,在分组研讨中也提不起兴趣,参与度低。


  四、经管类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分析


  (一)精心选择研讨课题


  经管类课程较理论化,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研讨课题。教师不可选择已有定论无可争议的题目,应选择学术界尚无确切定论,但学生可根据以往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思考可以进行论证的议题,例,总经理领导模式下内审模式是否会影响其内审独立性,存在争议且有其可辨性。为避免特殊情况,教师也应准备一些和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料以及备选课题。探究思考是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最有效的方法。


  (二)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结合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课程特点,引入当前行业热点问题、前沿理论知识,优化调整学习内容,适当增加学生小组讨论的学时比例。首先,以教学内容为主导,明确学习内容和模块;其次,教师重新设计研讨中需用到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注重内容的前瞻性和实践价值;最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研讨体系,并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为改革核心,降低理论知识传授的课程比例。


  (三)以学生为本


  教师讲授完理论知识后,当学生进入讨论分析环节时,不可过多干预,而应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其自主思考。使学生在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掘适合自己的思考学习方式。教师作为领导者应保持应有关注,以监督跟进保证讨论的进程和效率。


  (四)创新讨论方式


  教师需积极探索全新的课堂研讨手段和形式,可辅以翻转课堂、第二课堂、网络课堂等形式,实现课堂创新,提高学生参与度。也可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加课堂信息量,利用案例分析、多媒体资源、移动终端开展课堂互动。在教学前也应将经管类学科的讨论课题、研讨资料、教学案例、教学背景给学生进行讲解,提高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为响应新时期新阶段对高校教学的新要求,在经管类课程中应大力推广研讨式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其学习潜能,培养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先思后动”,实现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高校也应积极构建数据库、案例库以及资料库,鼓励任课教师自主编制研讨教材,进而促进经管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